枢密院监察使2022-05-18 14:16
关注你个小瘪三是什么意思 上海很文明,上海人说的“小瘪三”是啥意思?“瘪三”也是由洋泾浜英语“EmptyCents”而来,读作“瘪的生斯”,就是“穷的一个铜板都唔没”。在旧社会,上海被传说成机会主义者的大都会———“上海滩遍地是金子”,捡黄金的白日梦自然会引来囊空如洗的穷光蛋,于是,上海滩遍地除了“金子”,就是一名不文的“瘪三”。阿拉从小到大最熟悉的“小瘪三”,就是漫画家张乐平笔下的“三毛”了。有“瘪三”的环境,必然有世态炎凉,上海人比较势利,任何一个小市民都可以随随便便骂一个衣装寒酸者瘪三,于是,出现了“洋装瘪三”,就是外面天天穿西装,内里穷得叮当响,跟“穿长衫的孔乙己”是一个道理,李伯元撰写的《文明小史》就描写过看似风流倜傥其实日子潦倒的“洋装瘪三”,此人实际上连吃饭都成问题,却偏要整天穿一套笔挺的西装,永远不换季,给人虚假的体面。这样的人现今也有很多,一身顶级名牌,其实借钱度日,只是现在被叫作“新贫族”。“罗宋瘪三”则是华洋杂居的上海滩独有的,开始“罗宋”指的是“俄式的”即“RUSSIAN”,俄国十月革命以后,大批旧俄贵族、资本家、地主等亡命上海,他们中的大多数为谋生在上海从事低等职业,被唤作“罗宋瘪三”,随他们流入上海的物资,比如罗宋面包、罗宋汤、罗宋大菜、罗宋帽子、罗宋皮鞋等,也一边被上海人视作“不上档次”,一边因为廉价在崇洋的上海人中风行,后来,上海人发现大部分外国人其实都比较小气,就省事地把所有露贫的外国人叫作“罗宋瘪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