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为什么这么热?大暑通常要热多久

大暑为什么这么热?大暑通常要热多久

今天(7月22日),我国进入大暑节气,一年中最热时段到来了。《乙未六月大暑》诗云:“平分天四序,最苦是炎蒸。”意思是一年平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最难熬的就是暑热蒸腾的大暑。在大暑期间,气候是高温酷热的,所以大家要预防中暑,注意防晒,避免晒伤,高温天气尽量不外出。那么大暑为什么这么热?大暑通常要热多久?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大暑为什么这么热

大暑之所以这么热,‌主要是因为此时正值夏季最后一个节气,‌也是全年最热的时期。‌这一时期,‌全国近三分之一的区域会出现高温最大值,‌大暑节气的平均气温在二十四节气中最高,‌平均高温日数最多,‌极端高温出现次数也最多,‌因此被誉为“炎热冠军”。‌

气候因素:‌大暑时期,‌我国大部分地区天气非常炎热,‌经常会出现40℃的高温天气。‌这是因为季风气候的特点,‌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影响,‌导致高温潮湿多雨。‌

地理位置因素:‌大暑一般在“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此时地球表面积累的热量达到最高峰。‌对于南方地区来说,‌大暑前后常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这种高压系统盛行下沉气流,‌有利于地面增温,‌且不易形成云,‌使得太阳辐射更容易到达地面,‌导致气温升高。‌

湿度影响:‌大暑时期,‌空气湿度大,‌常常会让人有闷热难耐之感。‌这是因为大暑时节,‌雨量比其他月份明显增多,‌尤其是在雨热同季的潮热天气中,‌空气中随时都可能形成雨水落下,‌增加了环境的湿度,‌使得人体感觉更加闷热。‌

综上所述,‌大暑时期的炎热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气候特点、‌地理位置以及湿度的影响,‌共同构成了这一时期的高温高湿环境。

展开全文

大暑有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每到大暑时节,由于气温偏高又有雨水,细菌容易滋生,许多枯死的植物潮湿腐化,到了夜晚,经常可以看到萤火虫飞来飞去寻找食物。另外土地潮湿,适宜水稻等喜水作物的生长。在这雨热同季的潮热天气,时常会有大雨落下。

虽然大暑时节酷热难耐,但农业生产却依然不能停辍。大暑时节的高温多雨对于农作物生长十分有利,特别是对于种植双季稻的地区。“早稻抢日,晚稻抢时。”此时人们要及时收割早稻,还要兼顾种植晚稻,确保粮食丰收。唐诗《悯农》中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就描绘了炎炎烈日之下劳动人民在田间劳作的辛苦场景。

大暑通常要热多久

一般热30天左右,大暑一般要热到9月之后。因为大暑之后是“秋老虎”,而秋老虎一般发生在每年公历8月至9月之间。

大暑是一年中温度最高热的时间,高温酷热易中暑热,伤暑寒;心火旺盛易情绪中暑。每每到了这个时候气温不但炎热,而且是一种湿热粘稠的热,热的让人感觉气不够用,呼吸起来都会觉得空气之中都是弥漫浓郁的暑气,这个阶段也是最难熬的,更加要注意防暑,避免在午间出行,多喝水,多运动,避免长期呆在空调屋子里,反而是很不利于湿气的排出。

自古以来,民间有大暑饮伏茶的习俗,伏茶顾名思义,是伏天里饮的茶,多由金银花、甘草等中草药煮成,有清凉祛暑的作用。此外,大暑还有烧伏香、晒伏姜等习俗。大暑是一年中天气最热、湿气最重的时节,此时节养生保健的重点是“防暑”和“祛湿”。

人们苦于大暑的酷热,但在记忆里儿时的夏天似乎没有这么难熬,一块冰镇好的西瓜、一根小豆冰棍儿都能让夏天变得美好。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