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昏侯刘贺身为汉武帝嫡孙、皇室贵胄,从小受到了很好的礼乐教育,酷爱音乐。刘贺墓出土的音乐文物组合规范,编钟、编磬构成雅乐乐悬。其形制、组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西汉对先秦礼乐制度的继承。
刘贺墓北藏椁出土了14件保存完好的鎏金青铜编纽钟。造型、纹饰相近,大小依次递减,出土时整齐地悬挂在钟架上。编钟伴随出土2件青铜神兽虡(jù),U形托座承托钟簨。虡座为像骆驼的神兽,长嘴合口,脑部、后背各有一驼峰,神兽前跪后蹲,短尾后垂,腹部饰鎏金龙纹,本文就来介绍这一件鎏金神兽形青铜虡。
闵博相遇海昏侯展厅中的鎏金神兽形青铜虡
虡业维枞,贲鼓维镛
虡(jù),古代悬挂编钟、编磬的木架上的立柱,多饰以猛兽形象。之所以将虡饰以猛兽形象,是因为古人希望敲击编钟或编磬的声响,像是这些神兽发出的声音,形态逼真,效果突出。在《大雅·灵台》中就有描写:"虡业维枞,贲鼓维镛",意思是钟架横板崇牙配,大鼓大钟都齐备。
西汉乃至汉代先民们受道教神仙巫术的谶纬思想的影响,儒学思想的礼教作用,种种思想融合与不可释放的压抑,同时在这一系列文化思想变迁的推动下,使得钟虡的造型也在这一复杂的过程中展现出复杂多样的形式,揭示出西汉乃至汉代先民们的思想文化内涵以及更为复杂而真实的社会。
鎏金神兽形青铜虡
鎏金神兽形青铜虡,底座为卧马,下有长方形铜板贴地以达到稳定作用。根据分析,钟虡的材质是铜锡二元合金,根据对钟虡柱头残断处的分析,虡架柱的材质为铁。钟虡柱头的位置发现了方孔,这有助于了解钟虡的连接结构。
海昏侯墓出土钟虡CT图片,红圈部分为方孔
这件钟虡的造型头部马面,但耳部非马耳之坚挺竖直,蹄部为偶蹄,有双峰,与骆驼的特点极为相似。故推测此钟虡的造型为马与驼的结合体,或是单纯为驼的形象。骆驼造型出现在汉墓葬的画像石中,具有引导主人升天的象征意义。
参观须知
Notice to visitors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周一闭馆)
9:30—16:30(16:00停止入场)
展览地址:闵行区新镇路1538号闵行博物馆
原标题:《虡之奥秘,古韵今传》
阅读原文